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新闻 > 每日新闻

2011年自主品牌待发力 预期销量增幅34%

2011-02-18 09:29:00    作者:   来源:沈阳晚报  

比亚迪汽车辽宁兴旗4S店总经理张志军解释说:“2010年各家自主品牌目标销量普遍定的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大背景的影响。面对压力王明川依旧信心满满:“目前帝豪在核心技术上已经具备了与合资品牌低价位车型一争高下的能力。

  随着2010年销量任务的完成,各个企业陆续公布了2011年的销量目标。在针对2011年车市整体增幅的预期中,各个企业表现的保守谨慎,对于车市整体增幅预期多数在10%—15%之间。自主品牌的销量目标预期,仍高于合资企业,已知的8家公布2011年销量目标的企业,平均增幅为34%左右,最高增幅更达到了71.4%。2011年,自主品牌企业从2010年初的大跃进变得谨慎很多,但是预期销量增幅34%仍然让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质疑。

  “大跃进”事出有因

  为何2010年自主品牌企业对目标销量产生了大跃进的情况,恐怕没有企业比比亚迪更有发言权。比亚迪2010年将产销目标定在了80万辆,但是上半年总销量只卖了28.9万辆,只完成了目标的36.1%。迫于各种压力,比亚迪下半年调整了产销目标,由80万辆调整至60万辆,下调25%,但是年底还是没有完成目标销量。

  比亚迪汽车辽宁兴旗4S店总经理张志军解释说:“2010年各家自主品牌目标销量普遍定的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大背景的影响。2008年出现经济危机,2009年车市出现井喷,销量大增。而2010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又都是对自主品牌的鼓励。因此各家销量定的都比较高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没有完成目标销量,但是各家自主品牌都出现了销量大幅增长,只是各家对2010年自主品牌发展预计过快而已。”

  同时张志军表示,没有完成目标一方面是因为目标定的过高,另一方面也来自合资品牌价格下探的压力。现在合资品牌也推出了许多低价位的车型,对自主品牌有一定冲击。

  面对压力信心满满

  2011年,自主品牌将面临更多的压力。沈阳皓伦帝豪的董事长王明川说:“2011年合资品牌压力很大,一方面来自合资品牌价格的下调,另一方面来源于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目前市场上8万元左右的合资品牌汽车不占少数,比如雪佛兰的赛欧、本田的飞度和北京现代的瑞纳等,都对一些自主品牌的中端产品发起了冲击。

  但是面对压力王明川依旧信心满满:“目前帝豪在核心技术上已经具备了与合资品牌低价位车型一争高下的能力。在本次5星碰撞测试中,帝豪已经超越了某些合资品牌。而且身为自主品牌,其民族情结也占据了一定优势。2011年帝豪汽车还将持续30%以上的增长。”

  比亚迪汽车的张志军也表示了对比亚迪的信心:“就目前情况来看,合资品牌车型的定价明显还威胁不到比亚迪汽车,价格上还有很大的差距。2011年面对的主要压力还是来源于自主品牌自身之间的竞争,但是2011年比亚迪将致力于电动车和双模汽车的开发和推广,节能车型的推出将使比亚迪汽车不仅在国内更具竞争力,在国际上也能占据节能汽车一席之地。2011年比亚迪汽车也将有30%-50%增长。”

  消费者更关心自主品质

  其实对于自主汽车品牌,销量目标的制定与完成仅仅是一个便于考量的数据指标,在实现这些指标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企业品牌发展和产品技术质量提升,是消费者最为关注与期待的。

  车主衡先生认为:“目前自主品牌的车型在价格上已经能被我们老百姓所接受,但是选购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自主品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但是也经常是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所以自主品牌还是有待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与合资品牌竞争市场。”

  沈阳万众奇瑞4S店总经理田单针对自主品牌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自主品牌汽车想与合资品牌一争高下首先就是要提升自主品牌技术和质量,在这一点奇瑞汽车可以说做得很好。2010年J.D.Power亚太公司CSI调研,奇瑞以815分的佳绩创造历史新高,获得了自主品牌重大突破。可见目前自主品牌也正在逐步完善核心技术和提高服务品质,所以技术和质量才是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

  2011年能否完成34%的销量增长不应该成为我们衡量自主品牌成熟与否的标志。高端产品开发与品牌形象提升,新技术领域探索与推广才是2011年自主品牌汽车的当务之急。

宋凯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相关阅读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