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5 15:26:00 作者:吴庆才 来源:解放牛网
标签: 分类:无
核心提示:法国下议院在7月13日举行的议会上通过了禁止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的法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崇尚自由浪漫的法国人与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开始了一场宗教与自由之间的战争……
链接:罩袍一般称为布卡(burqa),是伊斯兰教规定女性必须在公共场合穿着的服饰。《可兰经》对穆斯林妇女的要求,妇女出门穿戴必须遮盖头部、颈部和胸部,以保护其荣誉和尊严。因此,除了一双眼睛,宽大的黑色罩袍罩住了整个人。这样的装束,至今仍为一些穆斯林妇女所习惯。即使她们移民法国,也恪守这样的装束。法国通过法案 对罩袍说“不”
罩袍:禁还是不禁,这是一个问题
违反宪法精神与包容宗教信仰
穿罩袍也可以很潮
图片说明:持有法国护照的的穆斯林女性法国通过法案 对罩袍说“不”
法国是西欧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国,大约有500万穆斯林,但只有约2,000名妇女佩戴面纱。该法案可能使法国成为继比利时之后,欧洲第二个禁止身穿阿拉伯罩袍或佩戴面纱的国家。
法国或禁止穆斯林妇女佩戴面纱
7月13日,法国议会下院周二以以355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一项法案:禁止伊斯兰妇女在公共场所佩戴面纱。
该法律草案规定,如果女性在公共场合穿戴布卡罩袍或者其他不透明的面纱,将被处以150欧元的罚款,并接受公民身份培训。草案还规定,任何人强迫妇女穿戴布卡罩袍或面纱,将被判处一年监禁并处3万欧元罚款。如果被强迫的女性是未成年人,处罚措施将加倍
为了避免提到“穆斯林”这三个字,起草议案的官员费尽了心思。虽然口头上该议案被称为“反罩袍法”,但是正式名字的含义是“禁止在公共场合遮住自己的脸的法”。
不过该法案还需通过宪法委员会审核,在9月经参院批准方可生效。
图片说明:伊斯兰妇女拉起横幅表示抗议
众说纷纭:
根据某调查机构公布的结果显示,大约82%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禁令。调查结果还显示,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的绝大多数民众也支持罩袍禁令。
批评家则指责该法案侮辱了移民。法国穆斯林代表组织表示,虽然伊斯兰教义没有规定妇女必须戴面纱上街,而且在法国也不适合这么做,但这部议案如果通过的话,穆斯林世界将非常不满。当地一名穆斯林女性说:“我的生活永远不会因为世上任何事物而改变。我的长袍就是我的长袍,我会继续穿。政府可以接受,或者不接受我的决定,我并不是要违法。”
法国穆斯林富商拉奇德·奈卡兹近日宣布,他将出售自己位于巴黎的价值100万欧元(约853万人民币)的房产,用来设立一项帮助穆斯林妇女交布卡罩袍罚金的基金,任何因为把脸遮起来被罚款的女性都可以向他寻求帮助。
罩袍禁还是不禁,这是一个问题
西方禁止妇女穿罩袍的观点:
-- 是妇女受压制的象征。不尊重人的尊严,也不尊重妇女尊严。背离了一般对人道与女权的认知。
-- 不只是一种服饰,是在“绑架穆斯林”,只能给这个宗教塑造一个“黑暗的形象”。
-- 所谓的开放社会是“每个人都应能看到对方的脸长什么样,因为人们需要认识彼此,相互了解”。穿罩袍可能会造成人际与社会疏离。
-- 对女性权益和国家世俗性质的威胁。
西方不反对妇女穿罩袍的观点:
-- 应接纳不同的宗教信仰。
-- 妇女把头发遮盖起来不意味着是某种不平等。
-- 敌视罩袍是一种误解,不应该同恐怖主义混为一谈。
-- 穿上罩袍的伊斯兰女人是受尊重的,这是虔诚、正直和有道德的象征。
违反宪法精神与包容宗教信仰
如果在某些穆斯林国家禁止欧洲人饮酒或在公共场所裸体,既然这违反穆斯林的习俗和法律,那么欧洲人是否应当对穆斯林的习惯,如女人带遮住脸面的面纱或是在市内当众宰牲口做宗教仪式,表现容忍呢?
对于法国通过的这项法案,一些法学学者表示,不符合宪法精神。法国宪法第一章明确指出共和国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显然,禁止妇女的“衣着自由”,高举解放的大旗,却实则强迫别人做看似自由的事。这与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兰西精神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在瑞士禁止建设清真寺和清真寺的高塔,在荷兰人们正在拍制反伊斯兰的电影……欧洲人似乎对伊斯兰的宗教文化有着别样的抵触。宗教信仰的理解与包容在欧洲亟待加强。
俄罗斯正教教会最高会议教会与社会相互关系部主任,罗申神甫相信,世界社会应制订一方面能保护传统文化,但又不许歧视少数民族和少数宗教和机制。
罗申说,需要拟定某种"生活模式"在尊守这一模式的情况下,将既不侵犯教徒佩戴外部宗教表徽的权利,不使他们在公共场所祈祷和做宗教仪式,最主要的是,不仅在教堂里和信徒当中,而且也在学校里和工作岗位上,教按各自的信仰生活。
穿罩袍也可以很潮
虽然欧洲许多国家都计划立法禁止罩袍,“解放妇女”,但这种伊斯兰特有的风情依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图片说明:2010年巴黎时装周上,好几位法国设计师都将布卡作为他们服装系列设计的灵感来源。
图片说明:为庆祝芭比娃娃50周年,意大利展出了一批穿着布卡罩袍的芭比娃娃(来自 国际在线)
图片说明:参加沙特阿拉伯选美比赛的妇女
BY F
<<
阅读(567)
<<
收藏(0)
<<
评论(2)
分类:无
核心提示:5月4日美国当局表示,被捕的时代广场未遂爆炸嫌犯沙赫扎德承认,曾在巴基斯坦一处恐怖分子营地中接受制造炸弹的训练。曼哈顿检察官声称,沙赫扎德将被起诉5项罪名。
时代广场未遂爆炸案的嫌犯费萨尔-沙赫扎德
中新网5月5日报道 综合外电报道,美国当局4日表示,被捕的巴基斯坦籍美国人费萨尔-沙赫扎德承认在向时报广场放置土制炸弹之前,曾在巴基斯坦一处恐怖分子营地中接受制造炸弹的训练。费萨尔在企图乘航班飞往中东之前被捕。
美国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起诉沙赫扎德的罪名包括: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事跨境恐怖主义活动、使用和暴力犯罪相关的杀伤性装置、运输并接受爆炸物品以及试图用火或爆炸损毁、破坏财产。沙赫扎德目前依然在押。
沙赫扎德出生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份,赴美日期不详。在移居美国康涅狄格州后获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一位曾在2004年与沙赫扎德共事的地产销售员称,沙赫扎德对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和其对伊拉克政策不满。
巴基斯坦警方和情报部门说沙赫扎德在去年7-8月的一次旅行中来到了通往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白沙瓦,而这些部落是近年来塔利班组织的藏身之地,但不清楚哈扎德是否与巴基斯坦塔利班或其他驻扎此地的圣战组织有关。
奥巴马回应纽约未遂爆炸案:我们不会被恐吓
中新社华盛顿5月4日电 (记者 吴庆才)美国总统奥巴马4日在谈到纽约未遂爆炸案时语气强硬,称美国和美国人不会被这一事件恐吓,并誓言将尽一切力量来保护美国人民。
奥巴马当天在华盛顿向一些商界领导发表讲话时说,目前嫌犯正在被关押,并接受当局的询问。他请美国人民放心,在调查过程中,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他们的伙伴拥有足够的工具和经验,包括调查此人是否与恐怖组织有关,也包括收集关键情报,以破坏今后的任何袭击。
“正义将得到伸张”,奥巴马说:“我们将继续尽我们的一切力量来保护美国人民。”
他指出,这次企图袭击事件的失败归功于美国普通公民提高警觉,并向有关当局报告了可疑情况;也归功于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的迅速行动。他也表扬了各个相关机构在此次事件中“密切和有效的协调”。
奥巴马说,这一事件是对我们生活的时代的另一个清醒的提示,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在美国,仍然有一些人企图袭击我们的公民、屠杀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杀人并破坏我们的生活方式。
3日晚,试图于5月1日晚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制造汽车炸弹爆炸的嫌疑人、巴基斯坦裔美国公民费萨尔·沙赫扎德被捕。据美国媒体的最新消息,这名嫌疑人已经向缉捕他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承认参与汽车炸弹恐怖活动事实。
5月1日时代广场未遂爆炸案
经济观察网 美国警方在当地时间5月1日晚在时代广场发现一辆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可能隐藏爆炸装置。此时,百老汇歌剧正准备开演,警方迅速疏散数以千计游客和百老汇观众,封锁广场及周边街区。拆弹小组赶到现场后,确认车内藏有一个简易爆炸装置,随后操纵机器人实施拆除。纽约警务专员雷蒙德·W·凯利说,尽管爆炸物只是“消费级别礼花弹”,但如果在熙熙攘攘的街区爆炸,会引发火灾,对周边百老汇戏院、餐厅等建筑物造成重大破坏,并致人伤亡。
纽约市长彭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不清楚作案者身份和动机。第二天,网上出现一段巴基斯坦塔利班上传的录像,宣称实施此次袭击的目的是为了给被打死的一名领导人和两个分支的头目报仇。但纽约市长彭博表示,至今未有任何证据显示今次事件与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或其他国际性恐怖组织有关。纽约警察总长凯利在记者会上说,该名可疑男子是一名年约40岁的白人。
纽约警方称无证据显示塔利班策划了时报广场事件
纽约市警察局长凯利2日说,没有证据显示巴基斯坦塔利班策划了1日傍晚发生在纽约时报广场上的未遂汽车炸弹袭击事件。
凯利当天在一个记者会上介绍说,尽管有一个塔利班炸弹制造专家在互联网上声称,他们在时报广场放置炸弹是要报复一些塔利班成员被杀,但没有证据支持这一宣称。
2日早些时候,美国一家名为“长期战争报”的新闻网站援引巴基斯坦塔利班头目卡里·侯赛因·马哈苏德在网上发布的一段附有图片的录音说,他对“在美国的袭击承担全部责任”。
录音声称,袭击的目的是“报复美国在全球的干涉及其在穆斯林国家推行的恐怖主义”。
“世界的十字路口”
时代广场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块街区,中心位于西42街与百老汇大道交会处,东西向分别至第六大道与第九大道、南北向分别至西39街与西52街 ,构成曼哈顿中城商业区的西部。这是纽约剧院最密集的区域,1920年开始时报广场五光十色的年代,以时代广场大厦为中心,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
<<
阅读(304)
<<
收藏(0)
<<
评论(0)
标签: 分类:无
有的孩子天生没胳膊,有的天生只有一条腿……去美国讨公道又败诉
胡志明市(原名西贡)28日已经洋溢着节日狂欢的气氛。两天之后,4月30日,就是越南战争结束30周年纪念日,越南政府组织的盛大纪念活动将在各处上演。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南人大多对越战抱向前看的态度。但身边越战留下的苦痛却一再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历史与不公。不久前,橙色剂受害者又在美国败诉,这引起了巨大愤怒。
战争创伤没完全平复
胡志明市,在越战历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30年前的4月30日,最后一架美国直升机仓皇离去,几个小时后,一队越南人民军的坦克冲进南越政权总统府,美国扶持的傀儡政府就此倒台,越南战争结束。一年之后,越南统一。
为了庆祝这个非凡的日子,27日晚上,胡志明市中心的一部分地区就已经被封闭起来,为节日庆典做最后彩排。市民们在街头享受着已装点好的灯火。
根据计划,30日白天将有官方正式讲话,还将举行游行,入夜则在各处剧院和街头举行节目演出和音乐会。法新社说,在越南政府希望“重新唤起越南人,特别是年轻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气氛轻松愉悦,因为人们都关注着经济成就。
在越南8200万人口中,大约2/3都在30岁以下。对他们来说,越战是父辈的历史。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然后我们要向前看,为国际合作与国家发展而努力工作。”21岁的女大学生梁雪恒说。而另一名卫兵则告诉法新社记者说:“战争的创伤依旧没有完全平复。”
许多孩子天生就畸形
从战争结束后,在胡志明市的“和平村”,每过个把星期就会有一个越战受害者出现在那里,有些已经在那里居住了30年。目前,那里还有60多名婴儿,他们都是越战受害者,受美军在越南大量使用橙色剂和其他化学武器影响,这些孩子一生出来就带有先天畸形。
“和平村”在一家精神病院中占有两层楼。在一个全白的病房中,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无意识地躺在小帆布床上,他的头部因脑积水而肿胀,大得吓人。
“我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因为他一生出来就被妈妈抛弃了。”一名护士说,“许多家长一知道他们的孩子有问题就把孩子抛弃了,我们也做不了什么。”
在那里,《每日电讯报》的记者还看到了许多可怕的孩子,有的天生没有胳膊,有的生来只有一条腿。医院主管阮芳新说,这些孩子大多不会活太久。
虽然阮芳新没有充分证据,但她相信,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为寻找丛林中的游击队而大量使用化学落叶剂,是造成这些畸形儿的主要原因。她说,官方统计,越南全国有3000多名这种畸形儿。
美国公司和政府不闻不问
在这些化学落叶剂中,最有名的就是橙色剂——因为当年在施放前,它都被装在橙色的罐子里。橙色剂含有二恶英,对男性健康有巨大伤害。20年前,生产这种化学品的企业与参加越战的美国老兵达成庭外协议,统一赔偿后者1.8亿美元,以弥补其身体所受伤害。美国政府同时对患脊椎裂等严重残疾的越战老兵下一代提供补助。
但越南橙色剂受害者联合会说,虽然这种毒剂至今仍在为害越南人,可美国公司和政府却对此不闻不问。上月,该组织将生产橙色剂的公司告上法庭,最终却被纽约一家法院驳回。
法官的裁决说,这些公司是在政府指定下生产这种有毒化学品的,因此此事与这些公司无关。而美国政府在越南使用橙色剂是为了保护美军士兵免受敌方攻击,因此也不能受到起诉。法官还说,越南战争期间,没有任何受到联合国认可的国际法或者国际公约规定橙色剂是毒药并禁止其在战争中使用。
<<
阅读(200)
<<
收藏(0)
<<
评论(0)
奥巴马吹响医改“集结号”(发表时间:2010-03-04 14:22:48)
分类:无
核心提示:美国总统奥巴马3日吹响医疗改革的“集结号”。他在白宫发表讲话,要求国会在未来数周内就最新的医疗改革方案进行表决。
【奥巴马为什么强推医改】
早在总统竞选中,奥巴马就提出了“全民医保”的计划,将推行医疗制度改革视为仅次于应对金融危机的美国国内第二大要务。奥巴马的医改计划首先考虑的是美国的无保险者。
首先,奥巴马认为,全民医保应当是每一名美国人的权利。他表示:“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亲眼看着我的母亲在生命的末期与癌症作斗争,却同时要担心保险公司会不会声称她的病是有先前病史的。”奥巴马这位从美国社会底层爬上美国权力顶峰的总统,没有“屁股决定立场”,而是对底层痛苦仍然保持了充分体恤并誓言改变它。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没有忘记“老本”,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奥巴马这样改革,则是为了避免医疗体系破产。美国政府1986年通过的一项联邦法律规定,任何医院都不得将前来急诊的病人推出门外。如果事后发现该病人无医疗保险,医院可以让联邦政府的医疗计划埋单。这样一来,不仅数目有限的急诊室难以应付,而且大批医院因无法应付开支而宣告破产,同时也迫使政府要面对每年无法收回的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坏账。
最后是美国国家的竞争力。在美国占主要地位的雇主型医疗保险现在也给企业带来很大负担,医保费用挤占企业利润中投资于新技术、新设备的资金,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奥巴马因此认为,美国的高额医保费用让美国的工人和雇主在世界同行面前失去了竞争力,所以必须尽全力推动医疗改革。......【详细】
【医改为何阻力重重】
1.“顽疾”难治愈
美国医疗卫生事业尽管拥有技术先进、医生素质高和服务选择多样化等优势,但有两大“顽疾”:一是效率低、浪费大;二是公平性较差、分配不合理。
2.要不要建立公共保险机构
按照奥巴马本人和一些民主党议员的设想,如果建立一个国营的非营利保险机构,通过与私营保险展开竞争,将能有效降低保险费,并使得公众获得多样化购保选择。 但这一设想必然触动保险行业利益,遭到财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及其游说集团的强烈抵制。与保险业利益紧密相连的医生协会由于担心医生收入受到影响,也对这一提议表示反对。
3.如何有效减少开支
无论是奥巴马还是国会领袖,都尚未向公众说清楚将如何在扩大医保覆盖的同时有效减少医疗开支。美国国会预算局认为,仅靠省钱来支付巨额医改成本令人怀疑。而如果要减少“医疗照顾”等社会援助项目的开支,又恐激起民怨。
4.医改禁区难跨越
对于任何一名改革者而言,美国的一些社会观念和政治规则是很难跨越的。“美国人一向只支持能给他们个人带来好处的计划”。而大多数人认为奥巴马医改受益者只是少数没有保险的人。 ......【详细】
【奥巴马将为医改破釜沉舟?】
为什么在将近一年的犹豫不决后,奥巴马现在决定去冒险?答案是绝望。经过几个月的争吵,由民主党掌控的参众议院分别通过了各自的医改法案;他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将两个版本合二为一,使之成为法律。如果奥巴马想在今年得到一部《医改法》,只有一个选择:寻求预算和解程序(参众两院调和严重分歧的一种手段)。但民主党已准备好这样去做。......【详细】
奥巴马坚信这场硬仗一定会赢得胜利。他说,“我要求国会完成这项工作,我期盼着这项改革正式立法”。
<<
阅读(252)
<<
收藏(0)
<<
评论(0)
谷歌要走?(发表时间:2010-01-14 11:49:16)
分类:无
谷歌可能退出中国?
图为Google2006年4月12日在北京发布其全球中文名称“谷歌”时的场景。
谷歌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后,“水土不服”又一次发作。12日,谷歌曝出考虑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颇具戏剧色彩的事件一时间引发各方猜测。有业内人士表示,谷歌不太可能放弃前景广阔的中国市场,若谷歌真的退出中国,将会造成一个双输的格局。
事情源于一篇名为《A N ewA pproach to China》的博文,博文的作者正是谷歌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兼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德拉蒙德(D avidD rum m ond)。这篇12日出现在谷歌官方博客中的文章称“谷歌正在评估公司在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并可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就在同一天,谷歌在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简称文著协)的谈判也上演了“失踪”的一幕。原定于12日下午开始的谷歌与文著协第四轮谈判突然被谷歌单方面取消,谷歌没有披露原因。
《经济参考报》记者13日连线求证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他表示,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一事和双方谈判并无联系,也不会影响谈判。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相关新闻和评论一页接着一页地被迅速刷新,“谷歌真的要退出中国吗?”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
而和舆论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谷歌的沉默。谷歌13日下午发出消息称,“目前我们正在审视这个决定,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截至记者发稿时,谷歌并未再做出任何公开表态。谷歌中国公司某内部员工13日向本报记者透露,“现在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猜疑是不是要被解雇了,也没有得到确切的回应。”
事实上,对于谷歌考虑退出中国的消息已经是业内由来已久的传言。资深互联网人士胡延平去年10月在新浪微博上就曾透露,谷歌将撤走中国境内的全部服务器。不过,当时谷歌中国公关负责人对此事予以否认。就此,胡延平于13日的最新回应表示,“谷歌宣布考虑退出中国的消息可能就是最后一刻的摊牌”,在此之前,谷歌已经陆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撤退工作。互联网著名评论人洪波也认为,由于谷歌在官方博客上发表的文章是由其首席法律顾问撰写的,基本相当于一个法律声明。这也说明谷歌总部已经横下决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如果谷歌真的要“出走”中国,那原因是什么?
德拉蒙德在博客中写道,公司网站曾遭遇有针对性的攻击,导致其机密技术被窃,以及有关部门对谷歌搜索结果“审查整顿”的做法,让其无法接受。“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审查我们在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因此,如果可能,公司将在未来几周和中国相关部门讨论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运营未经过滤的搜索引擎。”
就此,业内人士指出,不愿接受审查搜索内容仅是谷歌的理由之一,事实上主要原因在于谷歌在中国长期经营不善。谷歌在同意审查其搜索结果的情况下于2006年推出了中文搜索引擎G oogle.cn。但是其在中国的运营一直不顺利,先后经历了牌照门,偷税门,搜狗门,涉黄门等一系列波折。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也于去年宣布离职。而在本土化方面,谷歌一直难敌百度更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谷歌也因在中国市场份额一直不高而陷于尴尬之中。此外,目前谷歌在中国年收入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在谷歌全球收入中占比很小。当一个市场存在巨大的政策和经营风险的时候,谷歌选择离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业内更多的声音则质疑谷歌退出之举。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 N IC)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3.38亿,居世界第一。易观国际13日发布的《2009年第4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市场规模已达到19.7亿元,同比继续增长29%。
谷歌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这个庞大的而且仍然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即便谷歌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不高,放弃也绝非理智的选择,更何况谷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正呈上升态势发展。易观国际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百度市场份额下滑至58.4%,谷歌中国则升至35.6%。
“很明显,谷歌这是以退为进之举,目的是为了向中国政府争取更多好处,扩大在中国的市场。”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总经理刘丹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也表示,而谷歌公开的博文中以搜索审查为理由就是为了换取广大中国网友的同情,扩大公共舆论,借此向中国政府施压。
洪波则表示,谷歌在中国所形成的产业链很庞大,一旦其撤离中国,很多生意就将消失,特别是谷歌中国的广告代理商。根据业内的估计,如果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估计5万以上从事谷歌广告代理及搜索引擎优化的人员将失业、20万以上的个人站长将失去网络赚钱的渠道、100万以上的企业网络推广将受影响。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也直言,若撤出一事成真,这对中国网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搜索引擎市场若一家独大对产业发展不利。将会造成一个对谷歌和中国市场而言双输的局面。
股价:百度红了,谷歌绿了
“前天被黑,昨天被红”,“被”成了百度这两天的主题。谷歌退出消息出来后,百度立刻被拿出来当作对比“标杆”,一些分析立刻把百度市场份额扩张视为谷歌“退出”的直接影响。百度股价周二在纳斯达克盘后大涨7%,上涨27.03美元,涨至413.26美元。
谷歌考虑退出中国的事情,在IT业界引起重大震动。IT和互联网业著名人士唐骏表示,“这将是他们作出的历史上最蠢的决定。”受这一消息影响,谷歌周二在盘后交易中股价挫跌1.3%,报583.05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师韦迪今天发表投资报告称,如果谷歌果真关闭中国业务,那么百度和其他一些新兴的本土搜索引擎都将从中获益。
连日里,谷歌和百度如连轴大戏,先后占领网络新闻头条:先是百度遭遇史无前例攻击,再有谷歌延迟与中国文学著作权协会谈判,随后又宣布“可能关闭谷歌中国网站及中国办公室”。尽管谷歌官方已发出消息称“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但它在中国市场如何发展仍然未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