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汽车统计:服务类投诉上升显著
2014-03-13 15:07:00 作者: 来源:汽车投诉网 我要评论
[提要]据统计, 我国2013年汽车产销均超过2200万辆,同比增幅高于上年。其中SUV同比增长 67.54%,为增速最大的车型;同时由于消费观念的提升,豪华车市场也实现了高速增长,除奔驰以外,奥迪、宝马增长速度均超越乘用车市场15.7%的平均增幅。其它一些豪华车品牌如沃尔沃、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随着中国经济近几年的迅猛增长,购车者购车资金有所增加,众多豪华车品牌纷纷落地国产,相比以往的价格较低,使得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豪华车。
据统计, 我国2013年汽车产销均超过2200万辆,同比增幅高于上年。其中SUV同比增长 67.54%,为增速最大的车型;同时由于消费观念的提升,豪华车市场也实现了高速增长,除奔驰以外,奥迪、宝马增长速度均超越乘用车市场15.7%的平均增幅。其它一些豪华车品牌如沃尔沃、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随着中国经济近几年的迅猛增长,购车者购车资金有所增加,众多豪华车品牌纷纷落地国产,相比以往的价格较低,使得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豪华车。
这边厢销量一路走高,而那边厢的投诉量同样再创记录,汽车投诉网在2013全年共接到有效投诉12650宗(不含邮件、电话、传真等其它方式),同比增长 20.57%,今年得到退换车的案例略有增长,由去年的34宗提升至41宗,同比增长达20%。全年投诉基本涵盖国内目前所有在售车型,投诉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主要特点:
1、山东/江苏/广东仍是核心投诉区:三省份投诉量累加占全国总投诉量的近三成。这与该地区的汽车保有量密切相关,如山东多年来一直为全国上牌量最大的地区;也与该地区的维权意识有关,像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创意维权多见于这些地区。
2、自主品牌、SUV投诉增量明显:近年来自主品牌在提升品质的同时也加强了品牌宣传,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但随着保有量的提升,投诉量也由去年的36.88%增至41.18%,表明自主品牌在质量方面仍有短板。而SUV的投诉量则由去年的8.69%猛增至12.08%,销量的暴涨成为投诉量飙升的主要推动力,与整体车市仅10%左右的增幅相比,SUV今年的增幅高达50%以上。
3、保外车辆投诉上升四个百分点:在车辆属性分析中,保修期外的投诉量占比达到25.92%,同比去年21.12%上升明显,这主要受一些集体投诉影响,还有汽车三包的实施强化了部分车主的维权意识,这在过保车辆的车主中尤为明显。
4、售后乱象致服务投诉上升明显:数据显示共有3213宗涉及服务投诉,占比为25.40%,同比去年18.42%上升七个百分点。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步完善,售后服务问题也更受人关注。而像4S店维修技术水平低导致对车辆故障的判断不当,不但降低一次性完修率,并且还进一步加剧了车主与4S店的紧张关系;此外个别4S店为获取更高利润,强制搭售、以换代修、隐性收费等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层出不穷,最终导致了服务类投诉的居高不下。
5、限购特征明显:中高端车型投诉增量明显:随着北上广津等限购政策的出台,该区域消费者意向购车价格均比原来预期有提升,导致了高端车型的持续热销以及更高投诉量。此外,受限购预期的影响,大部分二线城市提前释放了购车需求,并且购车价格同样向一线限购城市看齐,进行了价格升级。这在投诉领域同样存在以上特征,中高端车型投诉量的增幅明显强于低端品牌,像微型车的投诉量已由去年的17.13%降到13.96%。
一、 月度、地区投诉趋势分析
上图显示,从投诉趋势来看,2013年投诉量出现三个起伏点:第一个是2月份, 受春节的影响投诉量最少,仅419宗;第二个是4月份,投诉量第二多的月份,为1465宗,这主要受某自主品牌多环芳烃严重超标的集体投诉影响;第三个是12月份,高达1882宗,这主要是受某些自主品牌共振问题引发的集体投诉。
在2013年度的汽车投诉中,山东、江苏、广东为投诉最多的三个地区,投诉量均超过千宗,其中山东投诉量最高,达到1489宗。前十地区的投诉占总投诉量65.17%,同比2012年的64.78%略有上升,意味着其它地区的投诉量有所减少,投诉分布也更为集中。前十名省市多为沿海、人口密集的大省或直辖市,这与各省市的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相关联,同时也是车主们的维权意识在普遍提高。
二、 车型投诉分析
从图表可以看出,2013年合资品牌的投诉占比55.45%,同比2012年59.70%下降4个百分点;2013年自主品牌的投诉占比41.18%,同比2012年的36.88%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既有其销量的原因,也与其新车质量有原因。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