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齐鲁网—齐鲁晚报大众网共同打造

应加大天然气汽车政策扶持力度

2013-02-28 08:30:00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供应;改装;油改气;身份
[提要]为降低空气污染、满足节约需求,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大对天然气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规划建设加气设施,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完善车辆管理规定,为天然气汽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降低空气污染、满足节约需求,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大对天然气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规划建设加气设施,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完善车辆管理规定,为天然气汽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制定优先发展战略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李建秋说:“实践中发现,一些运输企业对车辆行驶成本非常关注,积极申请和研究机构合作,在重型卡车上进行‘油改气’的尝试,成本节约了一半左右。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政府应制定优先发展天然气动力汽车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多种方式,对生产和使用行为进行鼓励。”

  第一,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生产环节予以鼓励。记者发现,由于改装成本较高,如果销量不好,车企的积极性有可能受到影响。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邓亚东建议,为了提升车企生产的积极性,各地应探索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天然气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市场消费,让更多的车主接受。

  第二,鼓励各地在公共交通领域大力推行天然气汽车。专家呼吁,在车辆使用率高的公共交通领域,应率先鼓励天然气汽车,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可推动环保工作。

  三个层次缓解加气难

  业内人士呼吁,从增加加气站数量、调节局部供需矛盾和保障天然气供给等三个层次,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扫清障碍。

  一是尽早布局,推动加气站建设。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邓亚东等学者建议,推进加气站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能源供应、质量监督、土地规划、交通管理等诸多方面。应统一协调、尽早规划。此外,在科学预测天然气动力汽车发展规模的情况下,还应在新建加油站中大力推广油气合建,节约土地资源。

  二是计划先行,缓解局部供需矛盾。长期研究能源政策的华中科技大学公管学院教授黄东说,解决天然气供应结构性紧张矛盾,还可以在下游加快天然气储气罐建设,通过淡季时物理储存适量天然气,旺季时释放储备,增加市场供应,同时也能增强城市供气应急反应能力。

  三是调节天然气整体供需矛盾。华泰证券日前发布的《天然气装备行业系列报告》指出,在清洁低碳发展情景下,2030年前,我国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长8.5%。面对快速增长的需求,业内资深专家、西气东输公司总经理黄泽俊建议,一方面,国内气田要快速实现增产,增加天然气进口;另一方面,进行用气结构调整,一些低效产业,比如建材、冶金、炼钢、陶瓷、一般加工业用气量应减少一些。

  完善管理规定

  虽然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优先发展“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及液化天然气汽车),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运输车辆”。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区的天然气汽车,特别是出厂后改装的车辆,在“身份”认定、安全防范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首先,一些地区“油改气”车辆“身份”不合规,管理制度应完善。武汉市交管局车管所介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属违法行为。一些自行改装天然气的私家车主告诉记者,为顺利通过年检,他们只好在送检前卸载天然气改装设备,或者通过改装工厂打点“关系”,才能顺利过关。

  专家普遍呼吁,由于天然气汽车问世时间不长,与新车相比,改装的需求更大。既然政府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就要协调交管部门完善管理规定,不给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和发展设置障碍。

  其次,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降低车主使用顾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的“油改气”改装公司,大多由政府认证、私人经营,加上一些车主自行改装,安全隐患引发公众的担忧。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李建秋认为,只要改装措施合理,天然气汽车的安全级别与传统汽油车辆处于同一级别,不用过度担心。因此,当前最需要强调的是改装行为的资质和安全认证,要强化对天然气设备生产厂家、改装企业的安全管理。

车迷公社QQ群:259879021
车行齐鲁网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autoql/

许敏
更多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