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E的美国对手 试驾凯迪拉克XTS 36S铂金版
2013-11-13 11:18:00 作者:赵震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长久以来奥迪A6L、宝马5系和奔驰E级一直都是国内中高级车市场的三大主流选择,而作为凯迪拉克今年最重要的车型——XTS无疑肩负着挑战三大主流的使命。那么XTS到底凭什么来颠覆权威呢?请各位看过跟随笔者的镜头一窥究竟吧。
美式内饰豪华范儿 CUE系统是亮点
凯迪拉克XTS的设计目标让用户感受到创新同时传承经典风格。所以我们看到其内饰既有美式豪华风范,又有德系车的做工品质。XTS内饰在大量质感厚实哑光镀铬以及实木的点缀下,豪华氛围明显。音响、空调区的震动感应操作带来全新的操作体验。
其中内饰精彩的部分是一个名为CUE的互联系统,这套系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首先是视觉冲击力,透过功能强大的方向盘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传统仪表盘,而是一块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限两款顶配车型),视线向右移动,中控台上是一块8英寸触摸屏。不仅如此,丰富的操作方式也是它的一大特点。
如果采用了全液晶仪表还仅仅只是显示和传统指针仪表无异的内容那就太浪费了,凯迪拉克XTS为不同需求的驾驶者提供不同主题,相对个性化一些,不过大多数人似乎还是习惯传统的双盘或三盘仪表。这块全液晶仪表盘不仅具有四种模式,而且每个模式中的细节内容都可以更换,驾驶员完全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非常自由而且新颖。
CUE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这块8英寸显示屏,系统硬件采用电容屏,支持多点触控,就像触屏手机一样,用两个手指可进行地图的缩放,而且为了增加触感,XTS的工程师还为液晶屏增加了震动反馈,每次触摸都会有震动提示。CUE系统桌面的图标也可像手机一样自己进行位置调换。
这类触摸面板最重要的就是反应速度,CUE系统同样支持多点触控,很自然我们会联想到苹果产品,比如iPhone和iPad,也许正是我们用惯了iPad,再改用CUE系统时难免感觉有些迟缓。这几天我还试用了宝马的第三代iDrive系统,该系统的旋钮上增加了触摸板,也支持多点触控,运行速度明显流畅很多,CUE系统的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另外,CUE系统还有很多目前未开启的功能,比如微博、天气预报等等,还有通过手机App了解车辆信息等等,这些都会在日后逐步开通。
除了液晶屏,中控上的触摸面板也同样为触摸方式,也带有震动回馈,相对于CUE系统面板的功能实现还是容易上手的。面板采用钢琴烤漆材质,光亮的效果视觉效果带来不错的质感。
钢琴烤漆面板在显档次的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它很容易留手印。凯迪拉克的设计师考虑到了这点,经过意见博弈,最终决定保留这个设计,解决办法就是随车送一块布,专门用来擦拭烤漆面板和液晶屏。
CUE系统的操作功能相当丰富,图片很难描述清楚,除了以上介绍外,还有一个名为“画飞画”的功能实现,我特别推荐您通过官方视频进行更直观的了解,另外,我的同事张子仪也先期对XTS进行过静态体验,其中包含了CUE系统的详细体验感受。
如此丰富时髦的操作方式都给了驾驶员,这很好的佐证了它的定位:豪华品牌车型的自驾用户。这套系统与宝马的第三代iDrive实现的功能相似,今后还会陆续开发出微博等等功能,实现与外界的真正互联。人机互动系统对于凯迪拉克来说是一个飞跃,在实际功能方面算是赶上了对手,比如多点触控、互联功能等等;在互动操作形式上略微赶超了对手,只不过还需优化。
关于CUE系统小结
优点:
★ 金属烤漆面板显档次,质感强。
★ 操作方式非常丰富,界面个性化强。
缺点:
☆ 反应速度慢:可能由于我们习惯了iPad和各种触屏手机的翻页速度,所以操作CUE系统感觉有些慢。
☆ 顺利操作需要一定时间学习:CUE系统有着丰富的操作方式和界面,年轻人简单学习一下就基本能正常使用了,而年龄稍大、平时不怎么接触新鲜电子产品的人可能并不能很快掌握操作方法。
在真正接触到车之前,那套凯迪拉克大肆宣传的CUE系统真的让我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值,使用后感觉它确实很强大,但是也暴露了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反应速度,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这套系统才能被广泛推广,否则还是德国朋友的旋钮操作方式大家用起来更习惯。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